最近一段时间,黄金价格的大涨已经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了,不过比起黄金价格,白银价格涨幅似乎涨的更猛,甚至银价刷新了14年的新高,投资银条成为了被抢购,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
一、银价刷新十四年新高
据新华财经的报道,白银近日亚洲交易时段早盘异军突起,再度刷新了2011年8月下旬以来的新高。而在国庆长假期间,10月6日,涨幅扩大至1%,报48.54美元/盎司。纽约涨0.79%,报48.345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在市场看来,虽然美联储上周的“管理式”降息没能带来黄金的短期飙升,但年内仍将继续降息的预期足以支撑贵金属的强势。在此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善,令白银更加受益。
同样作为贵金属品种,白银较强的工业属性,使其在避险占据主导时,表现逊于黄金,从而导致今年上半年,衡量金银相对强弱关系的金银比价一度升至100以上。不过,金价在4月下旬的新高后转入长达四个月的震荡,银价则悄然开始了补涨过程。行情数据显示,在经历了4月份的大幅波动后,国际银价已经连续五个月上涨,迄今累计涨幅已超33%,同阶段金价的涨幅仅在12%。
在金价不断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市场就已经有不少声音在强调白银更具潜力的上涨空间,其理由不仅限于同为贵金属的投资属性,更源于白银工业属性影响下的基本面。
世界白银协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白银市场将连续第五年出现供不应求,缺口将达到1.176亿盎司。
据央视财经的报道,在深圳一家白银型材加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伴随着银价持续攀升,成品投资银条的需求量明显上涨,首饰类半成品的订单却在减少。
二、银价持续大涨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面对着当前白银价格的疯狂上涨,让人不禁想问这样的涨价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首先,白银弱于黄金已经成为了一种长期趋势。回顾历史走势可以发现,一直以来,白银在市场上的涨跌幅都是弱于黄金的。这背后有着深刻的产业结构根源。与黄金不同,白银如今更多地扮演着工业金属的角色。它在众多工业生产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比如电子电器、机械制造等行业都需要用到白银作为原材料。而不像黄金那样,主要被视为一种避险资产,这种定位差异导致在市场波动时,投资者往往优先选择黄金进行避险,白银则相对受到冷落。
例如,在过去多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地缘政治紧张等时期,黄金价格会迅速攀升,而白银的反应则较为滞后且幅度较小。这是因为工业需求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当经济增长放缓时,企业对白银的需求下降,从而压制了其价格表现;反之,在经济繁荣阶段,虽然需求有所上升,但也难以像黄金那样因纯粹的避险情绪而大幅上涨。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与黄金开采需要大规模投入生产建设矿井,甚至于有大量的开采设备提炼投入不同,白银的开采与提炼却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情,虽然中国古人的古法炼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但是在现代化学工业的兴起之后,特别是电化学工业的兴起之后,白银的提炼变得简单了不少,银矿主要以伴生矿为主。白银在自然界中呈现单质状较少,主要以硫化物与铅、锌、铜矿床伴生或共生。仅以2023年数据为例,当年的矿产银的来源中71.7%都是伴生矿,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进行大规模的电解铝、电解锌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白银,这种白银是以工业副产品的形式出现的,这就直接导致了白银的价格几乎难以像黄金那样持续上涨。
其次,黄金的持续上涨导致了白银的货币属性被凸显。尽管白银的工业属性较为突出,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作为货币金属所具备的避险属性。黄金和白银在历史上都曾长期作为货币流通,具有价值储存和交换媒介的功能,特别是在中国,相比于欧美都是以金本位制为核心,中国在历史上常年是银本位制国家,一直到新中国建国之前,中国都是银本位制,白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非常特殊的货币属性地位。这种历史传承使得它们在投资者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当市场出现不确定性时,投资者往往会联想到黄金和白银的避险功能。
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市场变化波动之后,白银出现补涨行情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和通胀预期的上升,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需求有所增加。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已经经历了一轮较为明显的上涨行情,其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白银,寻求更具性价比的避险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从市场周期的角度来看,贵金属市场往往存在一定的轮动效应。当黄金市场率先启动上涨行情后,随着市场热度的逐渐传导,白银市场也会随之活跃起来,出现补涨行情。这种补涨不仅是市场资金对白银价值的重新发现,也是避险属性在不同贵金属品种之间的转移和体现。
第三,叠加工业需求进一步带动了白银的稀缺属性。此次白银能够刷新新高,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下,白银作为重要的光伏组件金属,需求持续居高不下。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而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离不开白银。随着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光伏装机容量逐年快速增长,带动了对白银的巨大需求。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对白银的消费占比逐年上升,已经成为推动白银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这种强劲的工业需求支撑下,白银的供应逐渐显得紧张。矿山开采量的增长有限,回收利用也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缺口,供需失衡进一步推高了白银的价格。这种由实体经济基本面驱动的价格上涨,与传统意义上单纯基于投机或避险情绪引发的价格波动有所不同,具有更强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四,普通投资者要充分认知白银潜在的风险。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面对银价刷新高点、投资银条被抢购的热潮,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一方面,白银价格的高波动性是其显著特征。由于其市场规模相对黄金较小,更容易受到大资金操纵和情绪化交易的影响。历史上,白银价格曾多次出现“暴涨暴跌”的极端行情,这种极端波动风险在白银上始终存在的。
另一方面,当前银价的强劲表现,可能隐含着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即“白银大涨往往是黄金见顶的前兆”。这一现象在市场中被称为“金银轮动”。其逻辑在于,当市场避险情绪达到极致,资金在追逐贵金属时,会优先涌入流动性更好的黄金;而当黄金涨势乏力、市场情绪依然亢奋时,资金便会转向更具弹性的白银,推动其加速上涨。这种“最后的狂欢”往往预示着贵金属整体行情接近尾声。
目前,虽然我们不能说黄金已经明确见顶,但是高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面对着当前白银的大幅上涨,其背后的风险需要我们好好关注。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