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多的时间,P2P让中国呈现出标准的海水与火焰并存的现象,一系列超级平台的风起云涌,纷纷卷款而逃,留下了满地的鸡毛,无数的叹息,大量的投资者走上了漫漫维权的不归路,仿佛P2P已经成为当前最严重的互联网金融恶疾。其实P2P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最早由科技行业发展而来,众所周知的迅雷下载软件就是以P2P模式实现快速发展的典范,当然,当P2P被引入金融产业之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为其草根的特性,信用借贷的特征,可以让陷入融资难困局的中小企业最快的获得资金输血,从而一时间成为了一种最受中小企业主欢迎的金融创新。但是,不是P2P本身有问题,但是由于P2P较为新颖,真正懂P2P的投资者过少,再加上监管的滞后,不少不法分子就借助P2P的这种优势玩起了最为高明的金融骗局。

这些人利用大部分人对于金融的不了解,编织故事,击鼓传花,用后来者的本金支付先入者的利润,采用标准的旁氏骗局手法,用看不见的手让巨额资金实现了转移,借助监管的漏洞,通过产品的设计引诱民众的贪婪,让他们以为每一个参与P2P平台的人都可以用互联网获利,赚取凭借劳动难以创造的暴利,这种近乎传销的方式,却是最为常见的P2P骗局。而那些成功打法律擦边球的人,则会迅速地被打造成为创业英雄甚至是资本传奇,成为一个个后继者的榜样。

如何判断P2P平台的内功三招

回顾泛亚、e租宝、财富基石、中晋资产、融资城等等出问题的P2P企业,传统判断金融企业是否合法的指标都完全失效,这些所谓的大平台,有明星甚至是国际巨星的形象代言,有中央级媒体的广告宣传,有类似于郎咸平、宋鸿兵这样的超级经济金融专家站台,更有各种中央部委、地方政府的站脚助威,这些仿佛权威的信用指标让大部分的民众丧失了对于P2P的判断,对于一个缺乏足够金融知识的普通人而言,如果这样都不能代表可信,真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可信了?

但是这些所谓明星、媒体、专家、政府都不会为P2P平台做背书,更不会为P2P平台做信用担保,乃至刚性兑付。那么,如何才能判断一个P2P平台,通过对比研究各类P2P平台可以有一个这样的指标判断:

从内功来看,关注产品与资质。

一是仔细甄别看资质。作为一家金融机构,P2P平台最基础的工商、税务、人民银行等五证齐全,核实平台是否具有网贷资质。但这仅仅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要重点关注P2P平台是否触犯三条政策红线,这三条红线一般是“不得提供自担保、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非法吸纳公众存款”。最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完善的P2P平台他的担保必须是符合资质的保险或者保理公司,不能自己给自己担保,或者通过设立保理公司关联担保。

二是快速识别看定价。定价往往是P2P平台最吸引消费者的地方,高额的回报率是大部分投资者吃亏上当的原因。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合理的P2P平台收益率最多在10%左右徘徊,不会出现太过离谱的收益率水平,一旦超过10%以上的收益率基本上就代表风险很高,而高达20%乃至以上的收益率的项目,其所蕴含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极其有可能产生“你贪图别人的利息,别人贪图你的本金”的现象。

三是慧眼识真看项目。作为一家P2P企业,其本质就是一种交易撮合机制,让需要借贷的企业或者个人在P2P平台上放出需求,由拥有资金的投资者进行资金供给的行为。因此,在投资前,对于投资项目标的的审核需要非常的重视,要评估项目的真实性,鉴别项目的可行性,并对项目的前景做理性的判断。

这三条是适合具有一定专业的金融知识,并且具有相对雄厚的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对于大部分的普通民众而言,要想掌握这些能力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惊人的。

普通投资者判断P2P平台的外功三式

因此,除了内功以外还有一种外功,可以值得投资者借鉴。

一是观察企业的成本。作为一家P2P企业,其利润的多少是基本可控的,以投资而言,P2P产品需要向投资者支付10个点左右的利息,要向担保公司支付2个点费用,还有自身的运营成本,一般P2P平台的利润普遍就在5%左右。如果一家P2P企业装修极其奢华,招聘的员工又都拿着高薪,这样高的运营成本,怎么可能是一家安全的P2P企业?

二是观察企业的风格。作为一家撮合交易的平台,如陆金所、红岭创投这样的业界主流P2P企业都是以低调行事为主,对于娱乐性的新闻爆点很少,而正是有潜在风险的P2P企业往往是最出风头,请大牌明星,大牌教授,在各级媒体大打广告,请政府站台助威等等,因此,越是高调的P2P企业其存在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是观察企业的母公司。P2P企业的优势是可以轻松的在网络端吸引资金,但是在信贷环节,其面临的是和银行一样的场景、一样的客户、一样的项目,这些都是高成本的东西,绝大多数的P2P平台只能做到网投,并不能做到网贷,只有少数类似于阿里、腾讯、京东、平安这样的企业才能够凭借庞大的线上交易、支付的客户资源实现互联网网贷获客。因此,观察企业的母公司是否具备较强的互联网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也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判断方式。

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样的P2P企业,“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是所有投资者应该牢记于心的不变箴言。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和本人联系)

话题:



0

推荐

江瀚

江瀚

1586篇文章 4天前更新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硕士生导师,上海报业集团鲸平台智库专家,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福布斯中国U30精英榜上榜精英。

文章